盘州市坪地彝族乡小树林居委会在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鼎力帮扶下,探索“三个三”工作法凝聚乡村振兴力量,助力小树林构建“旅游搭台、文化唱戏、农业助兴”的旅文农融合发展新格局,全力推动小树林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建设。
2022年以来,争取各类资金1500余万元用于发展产业、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示范村,现村集体经济积累达500余万元。
“三个强化”提动力。一是强化帮扶队伍建设。六盘水市人大办对小树林的帮扶实行责任、项目、资金、人员“四个捆绑”,“实行两人驻村、全员帮扶”机制,将驻村帮扶工作与年度工作统筹起来,同安排、同部署、同推动。今年以来,4次召开机关党组会研究驻村帮扶工作,机关党组成员11次到村调研指导工作,整合人力、物力资源,全力抓好帮扶工作,全力推动帮扶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动党建引领标准化建设,对标“五好”党支部要求,规范完善村党支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村规民约,推进村党组纵深发展。通过召开村支“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院坝会等形式,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惠民利民政策宣传落到实处。充分用好大数据、新媒体技术,建立“唯美乌蒙大草原·幸福彝乡小树林”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100余条,传递党的好声音、传播社会正能量。三是强化行业组织建设。结合小树林“旅游+”的发展定位,帮助小树林成立了旅游管理协会,并同步建立协会党支部、工会,以党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为纽带,助力小树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在小树林居委会及旅游管理协会党支部的带领下,小树林建有酒店、民宿84家,今年以来接待游客9.8万余人次,营业收入880余万元;有餐馆、农家乐12家,营业收入580余万元;小商贩26家,营业收入100余万元。
“三个聚力”蓄实力。一是聚东西部协作之力助力乡村振兴。多次邀请广东省粤黔工作队六盘水工作组相关同志到小树林调研指导,争取到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180万元,建成乌蒙大草原新老游客服务中心连接路,打通旅游产业大动脉;争取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200万元、其他资金270余万元,建设小树林冷凉蔬菜项目,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积累,有效解决周边群众就业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二是聚市直部门之力助力乡村振兴。市人大办积极协调整合市直有关部门资源,助力小树林乡村振兴。2022年以来,共向市直部门争取资金640余万元,建成30余亩的精品水果采摘园,改扩建特色民宿,对现有民宿、客栈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等,不断丰富小树林旅游业态。三是聚万企兴万村之力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积极对接联系贵州松河东一井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市山东商会、六盘水及盘州移动公司等联系帮扶小树林,向乡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捐赠书籍、建设小树林网站和综治指挥调度中心等。现在,小树林群众的荷包更鼓了,乡村建设更美了。
“三个注重”激活力。一是注重环境整治。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协调市民宗委帮助争取资金305万元,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乡村面貌得到改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乡风文明得到提升。同时,建立健全“门前三包”、积分超市、村规民约等机制,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积极主动参与乡村环境整治,着力营造乡村旅游干净、整洁、有序的环境。二是注重基层治理。探索“五上”工作法,帮助小树林做好基层安全管理工作。即安全生产学习“上台”,提升安全能力水平;安全隐患排查“上门”,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森林防火巡查“上山”,共同守护绿水青山;交通安全劝导“上路”,预防遏制事故发生;安全信息入库“上网”,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三是注重乡风文明。把乡风文明建设放在乡村振兴重要位置,筹集资金35万元,通过制作墙绘、设置展板、录制音视频以及组织民俗文化活动等方式开展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筹集30余万元,建立小树林文化队伍、共享书屋、职工书屋、儿童之家等,以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供稿:坪地乡人大 黄照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