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年前相比,落实‘一号检察建议’的措施更加完善,‘强制报告制度’逐步深入人心,专门学校软硬件显著改善,社会支持服务体系更加完备……”这是近日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对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评价。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二十四次会议分别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两法”),并于2021年6月1日起一并施行,为未成年人保护献上了一份法治“大礼包”。
立法修法已迈出了良法善治的第一步,守法、用法、执法情况如何?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持续开展“递进式”监督,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以实际行动书写高质量“护未”答卷。
直面问题短板,开启“人大+检察”双向奔赴
2021年,也就是“两法”施行的第一年,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就将听取和审议《六盘水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纳入了当年的监督议题计划。
审议好报告,调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回想起当时调研的情景,六盘水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主任委员胡学华十分感慨:“从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看,未成年人保护情况不容乐观,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在为期两周的调研中,调研组深入基层检察院、看守所、中小学校、培训机构、旅馆、专门学校等单位,召开座谈会12场,300余人参加会议。
调研组经过认真梳理,重点关注到几个问题:有的旅馆和酒店在办理未成年人入住时,未落实公安部“五必须”“四报告”要求,未询问同住人员身份信息;有的学校负责人不知道“强制报告制度”内容,未履行相关责任;网吧、KTV等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现象时有发生;专门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滞后,管理体制不畅;司法机关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专业能力有待加强……
2021年8月,六盘水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对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审议。有委员指出,“两法”修订后,检察机关对涉未案件实行集中统一办理,体现了制度设计的与时俱进,但在实践中存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监督线索发现难、涉及部门多、职能边界模糊、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影响了检察机关监督作用的发挥。
为破解“九龙治水”的难题,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与市人民检察院再度联手开展调研,于2021年10月27日作出《六盘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决定》。“《决定》最大的亮点,就是实现了人大监督的权威性与检察监督的专业性协同联动、有机贯通,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监督机制。”胡学华介绍,两年多来,人大机关与检察机关通过多措并举开展监督、完善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建立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推动了一大批突出问题的解决。
坚持以问促改,推动“六大保护”落地见效
人大监督要精准,贵在持续。2022年10月27日,在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决定一周年之际,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就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与一年前听取审议检察机关专项报告不同的是,12家主要涉未部门负责人全部到场。
此次专题询问是在常委会上年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依法作出决定的基础上,持续加强人大监督、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的深化拓展。为开展好此次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组成调研组,从2022年9月中旬开始,深入校园周边酒店、校外培训机构、农村中小学、专门学校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确保专题询问问到“点子”上,以“人大之责”彰显“人民之问”。
“检察机关是唯一全过程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国家机关,在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如何加强学校特别是私立学校、农村中小学及幼儿园等重点部位预防性侵的安全管理?”“在培育、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专题询问会上,询问人直面问题,从经营性场所监管、强制报告制度落实、预防校园欺凌、家庭教育监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展开询问,内容涵盖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
提问、回答、追问,现场辣味十足。“始终坚持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实行零容忍”“全面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未成年人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在长达2个小时的询问中,12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逐一询问,提问者不绕弯子、抓住关键、直指要害,应询者态度诚恳、重点突出、措施具体。“一问一答”之间,既是相关部门依法履职尽责的生动展示,又是对补齐工作短板弱项的郑重承诺,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晰了思路,形成了合力。
专题询问始于“问”,不止于“答”。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这个“朝阳事业”抓实抓好,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紧盯践诺和整改“后半篇文章”。值得一提的是,从2023年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在本届任期内,采取“专项评议+满意度测评”的方式对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从2024年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四个区市分别建立教育行业代表工作站,将监督触角进一步延伸,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行稳致远。
凝聚爱的力量,合力铺就青少年幸福成长之路
2021年的冬天对水城区第二小学来说注定不同寻常,在省人大代表、校长徐鸿雁的推动下,学校供暖系统正式开通,全体师生历史性地实现温暖过冬。
水城区属于典型的高海拔高湿寒地区,平均海拔超过1500米,冬天潮湿阴冷,而学生冬季在校时间为80天左右,“除城区学校和幼儿园冬季取暖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外,目前全区73所义务教育学校还未解决供暖问题,涉及学生3.37万人,主要分布在农村。”在徐鸿雁看来,农村孩子应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此,她建议科学制定供暖方式、加强供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供暖经费保障、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在今年初召开的省人代会上,她还提出了《关于切实解决农村高寒地区学校取暖问题的建议》。
走进盘州市第七中学的校检共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法治教育指导中心,心理沙盘、暖心书屋、按摩椅……各类设施一应俱全。在盘州市人大常委会和盘州市人民检察院的推动下,学校专门为中心单独安排一个楼层办公,目前中心11个功能室免费对全市未成年人开放。“去年10月,我们与学校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并聘请该校3名心理咨询师作为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日常工作,为涉事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心理疏导服务。”盘州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唐倩介绍,中心还发挥师资力量优势,通过加强校际合作、送教送培等方式,全面开展心理咨询、考前减压、远离性侵、家庭教育指导等活动,有效提升了服务范围和成效。
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人大关注的重点。六盘水市区两级人大以贯彻落实“两法”为契机,不断打出监督组合拳,推动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有效落实。“作为政府设立的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构,我们坚持一盘棋布局推动部门协同、一条链贯穿提升保障能力、一张网包保落实监护责任、一揽子关爱增强服务成效、一体化建设筑牢服务平台,进一步形成了工作合力。”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截至2024年5月,民政部门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点多面广、监护力量不足等实际,争取和筹集资金670万元,建立“儿童之家”156个,其中省级示范“儿童之家”7个,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孤儿生活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加强。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也涉及未成年人福利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市人大将着眼未成年人成长需求、发展需求、权益需求,更加关注青少年基本生活保障、就学保障、心理健康等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灿敏说。
供稿:六盘水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