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韭菜平景区共同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六盘水市韭菜平景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2年10月27日六盘水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2月1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批准,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决定》和《条例》出台背景
韭菜坪属乌蒙山脉东支,是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韭菜坪·贵州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分为“大韭菜坪”和“小韭菜坪”, 大韭菜坪位于毕节市赫章县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小韭菜坪位于毕节市赫章县珠市彝族乡和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境内。小韭菜坪主峰海拔2900.6米,为贵州省最高峰,素有“乌蒙之巅·贵州屋脊”之称。长期以来,由于隶属两个行政区,六盘水市与毕节市对韭菜坪景区保护利用存在差异,直接影响环境资源保护和品牌开发利用效果。
2022年2月23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忠召集省人大环资委、六盘水市人大、毕节市人大,召开韭菜坪生态环境保护共同立法座谈会,要求六盘水市、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学习借鉴云贵川三省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模式,遵循“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区域协作”的理念,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责任、统一防治措施”原则,建立共同立法联席会议机制,采取“决定+条例”的模式开展韭菜坪保护共同立法。
六盘水市与毕节市开展韭菜坪保护共同立法,有利于促进两市共同建立监督协作、信息共享、品牌宣传、司法协作等机制,为加强韭菜坪景区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和资源品牌合理利用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王忠副主任说,六盘水、毕节开展韭菜坪保护共同立法,其目的和意义不止于保护韭菜坪景区本身,而是对整个乌蒙山体系治理的强化与促进,释放了保护乌蒙山的利好信号。同时,开展韭菜坪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关于创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战略定位的重要举措,也是学习借鉴云贵川三省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经验,在省内开展地方共同立法的探索创新。
二、《决定》和《条例》制定过程
2022年2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侯美传主持召开韭菜坪景区保护立法工作会议,对韭菜坪景区保护立法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明确该项立法由市政府提案。
3月上旬,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与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共同立法联席会议机制,明确工作方式、重点环节和时间节点。3月17日,市政府成立立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生态环境局,从市生态环境局、市司法局、市林业局、市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等11个成员单位抽调人员组建法规起草工作专班,并制定工作方案,启动调研起草工作。3月29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起草专班全体人员前往大湾韭菜坪开展立法调研。4月上旬至5月上旬,工作专班起草形成《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随即,通过市政府网站、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及微信公众号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组织召开部门座谈会和专家咨询会进行论证评估,并根据各方面意见建议多次修改完善文本报市政府审议。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与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召开韭菜坪景区保护立法协调会,讨论形成《决定(草案)》。5月16日,省人大环资委、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召开韭菜坪保护共同立法推进会,对《条例》文本内容和立法技术规范进行专题研究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5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侯美传同志率队到大湾镇对韭菜坪景区保护立法工作进行调研。随即,市人大环资委根据调研情况,商毕节方面进一步修改《决定(草案)》稿,形成第一次审议稿。6月2日,九届市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定《条例(草案)》。6月23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决定(草案)》和《条例(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7月至10月,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后,市人大法制委根据审议意见对《决定(草案)》和《条例(草案)》进行认真修改形成第二次审议征求意见稿。其间,通过六盘水日报、六盘水门户网站、六盘水人大网、六盘水人大微信公众号、六盘水市人大代表履职平台等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书面发函征求市直部门和市四大班子领导、市内各高等院校主要负责人、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及钟山区党政主要负责人、部分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深入基层立法联系点和钟山区以及大湾镇大湾镇海嘎村召开座谈会、院坝会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共征集到意见建议340多条次。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人大法制委和工作专班赴毕节市进一步讨论修改《决定(草案)》和《条例(草案)》。同时,多次向省人大环资委和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汇报沟通。市人大法制委认真梳理并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并召开法制委员会会议审议,最终形成《决定(草案)》和《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二次审议稿重点对禁止行为、法律责任等作了修改,条文从32条修改为29条。9月28日,《决定(草案)》和《条例(草案)》经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研究后报市委,市委常委会于29日审定。10月27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第二次审议并表决通过。
三、《决定》和《条例》主要内容
《决定》共十一条,内容与毕节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决定完全一致。其中,明确两市共同遵循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科学规划、统一管理、永续利用和区域协作的原则,全面开展立法、行政执法、司法、普法、监督和规划、防治等领域的协同配合,协调解决保护、规划、建设、整治、旅游、应急、交通、行政执法等有关事项,加强行政执法联动响应与协作,建立健全司法工作协作机制。两市市人民政府共同建立韭菜坪景区保护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共同开发协作发展机制,逐步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全面协同推进韭菜坪景区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区域协同发展。钟山区人民政府与赫章县人民政府要将韭菜坪景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要建立监督协作机制,协同开展执法检查、视察、专题调研等活动。
《条例》共六章二十九条,包括总则、规划建设、保护管理、区域协作、法律责任、附则。主要内容如下:
(一)总则。主要对《条例》适用范围、基本原则、政府职责、人大监督等作出规定。六盘水市韭菜坪景区是指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辖区内韭菜坪景区,具体范围由钟山区人民政府划定。
(二)规划建设。主要对景区规划遵循的原则、景区建设以及保护区划定等作出规定。明确景区规划由钟山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规划应当划定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应当设置界碑、界桩或者其他边界标识,不得建设与景区保护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
(三)保护管理。主要对景区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景区内禁止性行为作出规定。景区内有十一项禁止行为,其中在重点保护区内禁止放养牲畜。
(四)区域协作。主要对六盘水市与毕节市在加强景区协同合作、共同保护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
(五)法律责任。主要对违法行为作出处罚规定。擅自采挖、损毁多星韭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处以每株1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擅自迁移、运输多星韭,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每株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六)附则。确定条例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