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定荣是盘州市响水镇糯猪克村的村医,也是一名人大代表。
这一辈子,毛定荣几乎没走出大山,却用一颗医者仁心,默默守护着一方群众的健康。
60岁的毛定荣不善言辞,还非常谦虚,他总说,“只会看一些小病。”但在糯猪克村民的心中,他就是当之无愧的“名医”。村里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身体不适,第一反应就是找“毛医生”。
立志从医,自学十五载有所成
1979年,毛定荣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那时村里没有医生,村民但凡有点头疼脑热,就只能到10公里外的马家桥去求医问药。稍微严重的,要去大点的医院或者请医生上门医治就更难了。
看到这样的情况,15岁的毛定荣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治病!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去认识的医生家“偷师学艺”。
一次偶然的机会,毛定荣得到一本介绍常见病的书,由此开启了他的自学之路。那时的他,白天干农活,晚上看医书,还时常到“偷师”的医生那里讨教,验证自己所学。一本书不够学,就跑到附近的城市买第二本、第三本……前前后后花了不少钱,也没少和妻子拌嘴。但毛定荣始终乐此不疲,并逐渐学有所成。
救死扶伤,从医三十年终不悔
1998年,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医德,毛定荣成为糯猪克村的卫生员。
“转正”后的毛定荣,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先后到盘县卫校、盘江总医院、六盘水卫校等参加学习培训。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周边村寨来看病或请他出诊的群众也越来越多。驾着摩托出诊的“毛医生”,也成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碰到出行不便的危重病人,毛定荣还会帮忙联系镇卫生院的救护车,然后用自己的车免费送去卫生院,为病人争取抢救时间。
“我们就是吃着毛医生的药长大,现在我们的娃儿还在他那看。”“毛医生人好得很,我们年纪大去不了卫生室,他会来家里给我们看,还经常免费给我们量血压,给我们讲平时要注意什么。”……村民们谈起“毛医生”,总有说不出的亲切。
初心不改,医者仁心永相传
毛定荣的从医之路充满坎坷,也不乏鲜花与荣誉。
2002年,毛定荣被群众选为村干部。后来,又被选举为响水镇人大代表。行医多年,他多次得到表彰,还荣获“凉都好医生”称号,他说,“得到群众的认可,就是我最欣慰的事。”
毛定荣的子女耳濡目染,从小就立志要像父亲一样治病救人。后来,他的一双儿女都选择报考医学院并先后圆了医生梦。
今年60岁的“毛医生”,仍坚守在村医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说:“我们这一代村医经历了缺医少药的时代,见证了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也都老了。现在村卫生室条件改善了,药品、设备也丰富起来了,希望今后能有更高水平的医生来接替我,让群众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供稿:响水镇 邹荣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