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杨远宾:回乡筑梦的“火腿专家”
字号:



图为杨远宾代表腌制火腿

走进六枝特区新华镇王家冲村,弥漫的薄雾之中,千亩茶叶生长的郁郁葱葱;层叠的群山之中,千条火腿发酵的醇厚透亮。

厂房中正在腌制火腿的人就是六盘水市第九届人大代表杨远宾,现任贵州黔德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些年来,他先后成立六枝特区远宾高山茶种植基地、贵州黔德福食品有限公司,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

19岁远赴浙江金华,一步步从月工资几元的厂房工人成长为年薪十几万的知名火腿企业主管,与火腿结缘30年的杨远宾,算得上资深的“火腿专家”。

“2014年,我回乡过年。在外的这几十年,我见证着外面世界的日新月异,但回家看到家乡的良田渐渐变成了荒土,一批又一批年轻人踏上外出务工的路时,我说不上的难受。”杨远宾说。这一年,他辞去了主管职务,带着多年储存的积蓄,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通过不断地调研走访,杨远宾看准了王家冲村海拔高、雨量充沛、多云雾的特点,决定种植高山云雾茶。他先后投入100多万元,通过入股的方式盘活农户闲置、撂荒的土地,并多次到湄潭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带领乡亲们建起了六枝特区远宾高山茶种植基地,种植高山云雾茶1300多亩;带动王家冲村70余户入股参与经营,每年到基地务工人数达到1800人次,支付工资20多万元。

茶产业渐渐步入正轨后,杨远宾想到了“捡起”老本行。但产业过多能不能兼顾?火腿制作工艺精细复杂,没有团队能不能行?种种顾虑,使得杨远宾一直没有采取行动。直到周边越来越多的群众来咨询能不能在他的基地务工,但是已经饱和的茶基地再也增加不了几个岗位时,杨远宾回想着自己当年回乡的初心,重新把火腿做起来的想法又浮现了出来。于是他重拾手艺,经过多次实验成功后,注册“贵州黔德福食品有限公司”,同时建起2000多平方米的养猪厂,开始生产本土火腿。

“现在,无论是茶叶的采摘、生猪的养殖还是成品的包装,都是我们本地的群众在做,真正实现了‘一年四季有活干、365天有人管’的局面,也算是给父老乡亲提供了一条稳定的增收路。”杨远宾欣喜地说。

人大代表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当选市人大代表后,杨远宾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要多往一线跑,多听群众心里话,才能提出好的建议。”杨远宾说,每当看到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因为自己的建议而顺利解决,他就特别有成就感。

田畴织锦绣,沃野绘新景。从茶叶种植到多个产业同步发展,从零产值到百万产值,杨远宾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助力社会发展,为绘就乡村振兴美好图景贡献了人大代表力量。

供稿:新华镇人大  邢钰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