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胡明:村企连心建,共同促发展
字号:

近年来,钟山区汪家寨镇那罗村因地制宜打造村企互助“共同体”,实现了村企“两头怨”到“一家亲”的转变,既增添了村居发展活力,也增强了企业归属感,更提升了村民幸福感,构建了村企互助的良性循环。友好氛围的形成,离不开汪家寨镇人大代表、那罗村党支部书记胡明的努力。大家都说,他是一个为人民代言,常思人民所想所盼的好代表。

胡明爱岗敬业,踏实为民,时常深入群众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对村支“两委”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立行立改,各项工作紧扣“为了谁”的目标,真正做到时刻关注民生,切实解决群众迫切需求,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村企联动,解群众之所难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是胡明开展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那罗村六组地质灾害点属那罗寨煤矿采煤区域,因地下开采煤矿导致路面地基下沉和开裂,给出入村民带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胡明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即与那罗寨煤矿共同协商处理,在双方协作下完成道路硬化。

积极沟通,增强企业归属感

那罗村国土面积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5282亩,辖区农业人口1228户5387人,人口密度大,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因此,企业在用地方面与村民矛盾突出,治理难度大,是那罗村长期存在的问题。但近年来,那罗村通过村企共商、村企联动,建立企业与村民之间的联系和纽带,加大双方沟通力度,有效减少了企业和村民两方主体的分歧,有效促进矛盾化解,实现共赢。

2015年以来,受煤矿采煤影响,那罗村潘家湾部分农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涉及农户134户549人。此事涉及农户人数较多,沟通协调成本高、难度大。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一方面,那罗村支“两委”主动与企业对接,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全力破解地企“联动不够”难题。通过交流想法,互通情况,双方共同排查调处群众反映强烈问题,针对房屋受损鉴定、赔偿标准等问题进行磋商,凝聚乡村和企业“唇齿相依、休戚相关”的共识。另一方面,村支“两委”及人大代表积极开展摸底排查、走访农户,针对涉及农户做好政策解释工作,时常了解农户心理、安抚农户的急切情绪。截至目前,确定67户268人房屋达搬迁条件、67户281人房屋为维修加固,涉及搬迁赔偿款、维修加固补偿款正在逐步支付中。在地企的共同努力下,真正实现了将矛盾化解在村。

反哺村居,增强村居发展活力

“我们今年和那罗矿共同合作了一个项目!”近日,胡明乐呵呵地说。原来,此前那罗寨煤矿辖区内的生活垃圾转运工作均为外包处理。今年,经胡明与那罗寨煤矿多次沟通,最终达成合作意向,决定由那罗村来负责煤矿的垃圾转运工作,每年支付那罗村集体18.8万元。“现成的司机、现成的垃圾车,我们自己垃圾转运工作也要做,连着那罗矿的垃圾转运一起做了,刨去成本,还能为村集体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呢?”胡明如是说。

那罗村与那罗寨煤矿,利用各自优势,共谋发展,企业有资金、项目,村里有存量资产、劳动力,两者的优势实现了互补,形成“村居服务企业,企业反哺村居”的良性循环。

村企互助,提升村民幸福感

一直以来,劳动力的供给带动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也让更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那罗村18至60周岁人口中,有370余人在那罗寨煤矿务工。“就近就业,缓解了那罗村内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问题,也减少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的发生,为那罗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使有知识、有能力、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们参与到村里的大小事儿中来,使村寨自治成为可能。”胡明说。

为了维护村企共同发展良好氛围,胡明组织村支“两委”人员多次深入村内和厂矿企业,建立及时调解机制,对矛盾纠纷采取简易程序,联合那罗寨煤矿化解相关纠纷6起,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群众满意度有所提升,实现善治良序。可以说,那罗村支“两委”与那罗寨煤矿一起,共谋发展思路、共兴乡村经济,走出了基层治理和企业发展双促进的发展新路子。

供稿:汪家寨镇人大办邓召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