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脏乱差”到干净、整洁、有序,近来,位于钟山区红岩街道龙塘社区的万马小区大变样,居民生活品质得到提升……这是红岩街道人大工委办好代表建议、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小绳结系出大秩序,小支点撬动大民生”的生动实践。
万马小区地处六盘水火车站附近,作为典型“三无小区”,存在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路面坑洼、污水积存、垃圾遍地、杂草丛生、随意晾晒等问题。
红岩街道第一届议政代表徐健炜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小区里这些细碎的问题,严重影响小区整体品质及居民的日常生活。为了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社区,徐健炜及时将收集的意见建议整理,提交至街道人大工委。经街道人大工委研究,上报钟山区人大常委会申请人大(议政)代表建议办理项目资金,争取到项目改造资金2.6万元,用于实施万马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小区改造过程中,坚持“少花钱、办大事、重实效”原则,以创新举措放大资金效能。如:针对小区内万马超市的承重限制,采用“局部垫高+排水沟改造”模式,仅用最小工程量根治积水痼疾。同时,充分利用闲置空间,如边角地、墙面等打造绿化带,并优选本土耐旱植提高绿化覆盖率;为54家旅社集约化开辟公共晾晒区,配备固定式绳索,明确“谁使用谁维护”原则,以零新增建筑成本终结空间占用乱象。小区内的旅社自发投资升级装修,旅客入住率提升40%,游客体验的提升显著增加了停留时间和消费意愿,为整个小区注入了活力。
这股由点及面的改造热潮,还在社区内形成了强大的“联动效应”:在小区内的石桌子处设置“议事角”,使代表接待不再局限在联络室内;通过拉家常,让群众从“议论纷纷”的旁观者转变为“纷纷议事”的参与者,拉近了代表和群众的距离……目前,小区居民自治委员会筹建工作也正在积极推进中,着力打造与硬件升级相匹配的治理“软件系统”。
下一步,红岩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用好代表建议这个“金话筒”听民声,用小钱办大事、用巧劲解难题,把老百姓家门口的烦心事变成一件件实在的惠民工程。
供稿:红岩街道 李雪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