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水城区人大常委会聚焦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建设,推动议政代表搭起居民连心桥梁,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水城基层实践,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更好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探索街道议政代表会试点工作
提上议事日程,开展专题调研。为全面落实省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人大制度改革任务,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工作安排和《六盘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助力“四新”“四化”建设幸福六盘水的决定》《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赴江苏、浙江等地考察,认真学习借鉴,把握本质精髓。同时,深入辖区九个街道调研,了解现实状况,摸清实情底数,结合水城区实际,草拟了《六盘水市水城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送审稿)》报请区委常委会研究。区委高度重视,区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六盘水市水城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送审稿)》。
注重示范引领,推进试点先行。报请区委同意,将海坪街道、董地街道作为水城区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试点单位,先行先试,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开。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试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海坪街道、董地街道两个工作专班,负责领导、督促和指导议政代表会制度各项工作。海坪街道和董地街道对照区的做法,健全了领导机制,强化了组织保障,为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充实工委班子,推进责任落实。区委高度重视街道班子人员配备,及时调整年富力强的干部加强人大常委会、街道工委力量。区人大常委会任命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9名,调整街道人大工委组成人员21名,为全面推开全区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夯实工作基础,有效提供街道议政代表会坚实保障
加强经费保障。为支持和保障街道议政代表会代表有效开展工作,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向区委请示报告,主动和区政府联系沟通,比照乡镇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标准核算,将全区9个街道450余名议政代表活动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为组织街道议政代表开展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业务指导。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区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工作部署会,就开展好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工作提出明确工作要求。联系指导试点单位的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相关委(室)负责人坚持力量下沉,实地加强对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工作的指导和督促,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选准议政代表。九个街道通过民主推荐、资格审核、公示聘任等规范程序产生议政代表,涵盖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有关领导干部,街道人大工委组成人员,各居委会主要负责人,群众代表,教育、卫生、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各界先进人士,同时注重妇女代表、非中共党员代表比例,体现广泛的代表性,确保代表人选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基础较好、议政能力较强、工作积极热心,更加贴近基层实际,满足基层的民主需求,为助推街道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夯实根基。
注重制度建设,有序引导街道议政代表会规范运行
强化制度意识。区人大常委会和各街道人大工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究《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强化依法依规推进街道议政代表会工作的行动自觉。
加强制度建设。水城区人大常委会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力强化顶层设计,印发了《六盘水市水城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等具体安排及要求;制定了议政代表会议事规则、议政代表接待日制度、议政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议政代表调研制度、议政代表小组活动制度、议政代表学习制度、议政代表主要职责等7个制度。印发《关于发挥街道议政代表“八员”作用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文件,为街道议政代表发挥作用、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街道议政代表会会议纪要报送区人大常委会选任联工委备案。议政代表提出的建议,承办单位须在3个月内办理并答复代表。属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的,由街道办事处认真研究进行办理,街道人大工委对街道办事处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办,街道办事处在下一次议政代表会上报告建议办理落实情况;属街道人大工委职责范围的,由街道人大工委认真研究进行办理,同时在下一次议政代表会上报告建议办理落实情况;属区级层面解决的事项,由街道人大工委专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转区人民政府办理,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同向发力的良好工作格局。
总结复制推广。2022年8月30日,水城区海坪街道议政代表会第一次会议召开,2022年9月14日,水城区董地街道议政代表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水城区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试点工作有序拉开。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双水、尖山、老鹰山等7个街道的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工作有序开展。目前,全区9个街道已全面实施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
把握关键环节,充分发挥街道议政代表会职能作用
搭建平台载体,强化队伍建设。平台建设上,各街道已达到“街道建有议政代表联络站、村居都有代表联络室”的目标要求。海坪街道不仅按要求建“室”设“站”,还建成了颇具品位的“读书驿站”,群众在休闲健身时也能向议政代表反映民情。队伍建设上,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议政代表任职培训,助其明确职责要求、尽快进入角色;发挥驻街道区级人大代表骨干作用,将其编入各代表小组开展“传帮带”,促进议政代表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关注民情民意,议好大事小事。各街道人大工委发挥主导作用,开好议政代表会议,集中听取街道办事处工作情况及重要事项通报,引导议政代表围绕街道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畅所欲言、提出意见建议;督导议政代表会各专项小组随机召开会议,及时对涉及安全生产、民生保障、教育文化、环境监督等方面具体问题展开充分讨论、协商解决方案;指导各村居议政小组每季度开展一次座谈,交流社情民意,关注身边小事,协调解决问题。鼓励开辟议政议事新渠道,推广运用人大联系群众征求意见直通车小程序,丰富群众表达诉求和反映意见渠道,实现群众“有意见、码上提”,人大“马上办、及时回”;九个街道都建有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并设置“社情民意”专栏,拓展了“线上议政”新空间。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推行以来,全区9个街道人大工委、议政代表共走访接待群众2650人次,收集社情民意332条,为广大群众办成了一批实事好事,解决了一堆问题难题。
聚焦重大项目,着眼民生实事。议政代表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要求落到实处,切实做到既谋大事、议要事,也抓难事、办实事,当好街道群众的“代言人”,为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提升议政会的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全区很多重大项目集聚于九个街道,区人大常委会要求各街道人大工委把调研视察项目作为每季度议政小组活动的基本议程,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和民生实事加快实施。议政代表以“随手拍+即时转”推动“马上办”,深入一线监督,助力环保督察问题“见底清零”,均收到良好的监督成效,扩大了议政代表会的社会影响。
开展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工作,是水城区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城镇化进程加速带来的基层人大新挑战的必然要求,是拓宽街道民意沟通渠道、完善街道民主监督机制、加强街道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更好地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高街道重大事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全面增强街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城区人大常委会正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省委、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趁势扬优、深化拓展,持续推进议政代表会制度不断创新,更好赋能街道治理现代化,为奋力谱写“中国凉都·康养水城”高质量发展精彩篇章扛起人大担当、作出应有贡献。
供稿:水城区人大办 任朝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