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基层人大 > 盘州市
普田乡人大:监督护航 推动特色牛肉产业旺乡富民
字号:

近年来,盘州市普田乡人大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锚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将少数民族特色牛肉产业作为监督重点,通过精准调研、靶向监督、跟踪问效,助力该产业成为带动乡域经济发展的 “主力军”。目前,全乡牛存栏量稳定在 5000 头以上,养殖户达780余户,年出栏1800余头,产值达 2400 余万元,“盘州普田牛肉” 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紧盯资金难题,监督金融服务下沉

针对养殖户普遍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普田乡人大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养殖一线开展专题调研,广泛收集群众诉求。

人大代表张林在走访养牛大户桂宇时,了解到其因扩大养殖规模急需资金却贷款无门的困境,随即与其他代表共同梳理出12条相关诉求,形成调研报告提交乡党委、政府。在乡人大的推动下,乡有关部门积极与银行对接协调,促成银行在乡内推出“小黄牛产业贷”。同时,乡人大代表罗强多次到银行窗口督查,推动落实上门收集信息、实地核查等服务,督促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将审批时间从7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截至目前,累计向430余户养殖户放贷3313万元,带动600余户农户参与养牛。

乡人大代表还定期回访养殖户,查看资金是否用于购买牛犊、饲料等,确保专款专用,切实激发农户养殖热情。

聚焦链条完善,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普田乡人大将产业链构建作为监督核心,组织人大代表深入饲草种植基地、养殖场、牛肉餐馆等场所,实地察看各环节发展情况。

在饲草种植环节,代表发现农户存在种植技术欠缺、成本较高的问题,农业领域代表晏忠便邀请盘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到普田开展牧草种植技术培训3场,并提出落实种子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的建议,推动乡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目前,全乡牧草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实现自给自足。

在生态养殖和品种改良方面,了解到本地黄牛生长慢的情况后,代表牵头提出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品种改良的建议,推动普田乡与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等机构合作,引进西门塔尔、安格斯等优质肉牛冻精开展杂交改良,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提供免费配种服务,建立育种档案。通过监督推动,改良后的黄牛出栏时间缩短1-2 个月,增重15%-20%。代表还多次与有关企业沟通协调,促成企业租赁本地养殖场,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存栏量达500余头,年出栏1000头。

在销售环节,人大代表张普祥走访多家牛肉餐馆后,发现产销对接不畅的问题,建议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桥梁,推动建立 “以销定产、以产促销” 体系,支持普田小黄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周边 5 个县(市、区)、30余家餐馆,累计签订销售订单 1200 余头,金额达 1600 余万元,推动产销精准对接。

聚力品牌塑造,深化产业文化内涵

为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普田乡人大关注“牛文化”挖掘与品牌建设,组织人大代表调研传统工艺传承、品牌推广等工作。

人大代表张荣丽是土生土长的普田人,深知本地牛肉加工工艺的价值,他提议成立工艺挖掘小组,并带头走访10余名老艺人、8家老字号牛肉馆,收集整理传统加工工艺1套。根据代表建议,普田乡成立工艺挖掘小组,申报加工工艺标准1个,通过老艺人带徒、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培养传承人5人。

同时,人大代表看到各地普田牛肉馆经营分散、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提出成立产业协会的建议,推动成立普田牛肉产业协会,代表们还参与制定 “统一店面装饰、统一店员服饰、统一店名牌匾”的规范,引导80余家会员单位规范经营。目前,全国“普田牛肉”餐馆达400 余家,带动2000余人就业,2024年相关经营主体在信用社存款余额达 2.14 亿元,较上年增加371万元。乡人大还督促加强 “盘州普田牛肉” 商标保护和品牌推广,人大代表利用参加各类展会的机会,积极宣传推广普田牛肉,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辨识度。

下一步,普田乡人大将继续发挥监督职能,围绕产业链延伸、品牌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开展跟踪监督,组织代表提出更多针对性建议,推动特色牛肉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