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基层人大 > 盘州市
按下产业振兴“提速键” ——看响水镇人大全力推动米勒村产业发展助乡村振兴
字号:

“人大代表要主动扛起责任,用心用情履职尽责,将推动产业发展作为工作的着力点,用发展成效赢得群众认可!”在盘州市响水镇米勒村,镇人大主席毛勋这番话,代表了全镇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的心声,也彰显了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初心。

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为米勒村掀开了产业发展新篇章。

曾几何时,米勒村还是一个产业滞后的落后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产业振兴指明了方向。这几年来,在米勒村的各个角落,时常能看到毛勋和其他人大代表的身影,他们不是在走村串户动员群众,就是在田间地头指导生产,从产业的谋篇布局、试验示范、过程推进、产销对接、政策支持等方面均全程参与。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米勒村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已形成烤烟、刺梨、中药材、生姜、辣椒、西瓜等多种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从过去的“困难户”,变为如今的“排头兵”。

米勒村走过了怎样的产业发展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你说的就是空话、大话,群众就不买账!”为找准发展方向,毛勋坚持“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增收为目标”,组织人大干部、人大代表、驻村干部、村干部,邀请农业科技人员,开展产业振兴专题调研。

通过深入调研,听取群众、专家意见建议,认真分析研判,米勒村明确了“1+N”即“烤烟+刺梨、中药材、生姜、辣椒等”产业振兴方向,大胆探索“带动+融入” (公司带动、大户带动、合作社带动、能人带动+群众逐步融入发展模式。

干事创业,离不开有干劲的人,也离不开好的政策。发展方向明确后,镇人大干部、人大代表们上下奔走,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努力将产业发展方向变成发展现实。同时,将高标准农田、高标准烟田、农业设施建设以及创业补贴、小额贷款、扶贫车间等产业发展的好政策梳理汇总后提供给村干部,为有发展意愿的群众注入“强心针”,也为驻足观望的群众打了“催化剂”。

信心足了,关键就在“干”。在镇人大干部、人大代表的带动下,米勒村产业振兴之路在群众的期盼中稳健起步。截至目前,米勒村已建设高标准烟田项目1个、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1个;发展以烤烟种植为主的农业公司1家,建设烤房80座,种植烤烟1000余亩;发展烤烟种植大户1户,建设烤房20座,种植烤烟300亩左右;发展刺梨种植1100余亩,目前已开始挂果;鼓励1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创建中药材种植销售公司1家,建成育苗基地1个(年育苗1000余万株)、种植基地1个(示范种植中药200余亩);鼓励1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建成西瓜种植大棚6个;引导群众种植生姜、辣椒等经济作物,发展生姜600亩、辣椒700亩;邀请农技人员指导科学种植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3000余亩。

如今,米勒村产业振兴渐入佳境,烤烟产业、刺梨产业及粮食生产已取得明显成效,其他产业正在稳步推进。下一步,响水镇人大还将继续关注米勒村产业振兴事业,积极发挥人大优势,深度整合资源,争取更多的支持,继续做大烤烟、做精中药材、做好短平快小产业、巩固粮食生产,深入推动米勒村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响水镇人大 邹荣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